祸兮福所倚,福兮祸所伏。挑战和机遇从来都是相生相伴的,这次疫情又会给餐饮行业带来哪些变化和机遇呢?
目前的情况是餐饮人想做,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和消费状态需要恢复,而且随着外国疫情、输入病例等这种不安全的信息,消费者出来消费的欲望会大打折扣。预估整体恢复可能要到5月底接近6月。
以广州为例子,已经恢复的餐饮店,90%的上座率1/3都不到,如果上座率1/3不到,加上租金、人工这些成本综合下来,其实是没利润的。这意味着4、5月对餐饮来说是煎熬。
这次疫情对客单价贵、商务宴请为主的餐饮店是冲击比较大,它的主业是大型宴席,如果要恢复到正常水平估计到年底也悬。为什么这么说?假设现在请你参加婚宴,你去不去呢?可能原来设一百五十桌,现在可能就10桌或5桌就完事了,没法做到规模化,要恢复到正常水平,到年底还不一定。
像西贝,几百家分店,这么多号员工,这么大笔的成本费用,如果你是贾国龙也很痛苦,因为这次疫情的冲击不只对内部员工,其实对品牌来说是风险巨大的,除了成本费用,从生意的角度看,餐饮本来是高密型的消费,如果说员工有确诊病例,对品牌是毁灭性打击。
再说商超店,商超餐饮的业态里面最大的一个问题是什么?商超里的餐饮店太多了!举个例子,一个万达购物中心有三四十个店,现在人流量一下子下来,情况就更不容乐观了,商场要恢复到正常流量,我预测应该6月份以后才可能有起色。
还有一个说法是此次疫情下,大家习惯在家里做饭,对这种社交的欲望没这么强烈。加上对整个经济的影响,可能各行各业都会受到冲击,收入会减少,非刚需的消费会下降,大家就餐会有所选择。
反观有特色的小吃店、茶饮店、烧烤店等,人工成本低的,生命力非常强,恢复会很快。像喜茶、奈雪的茶这些茶饮店虽然不能恢复100%,恢复60~70%应该是没问题的,他们不以堂食为主,属于快捷性的消费,而且主要消费人群是年轻人,他们相对社交属性和活力对安全的意识会高那么一点。
Q2:现在很多餐饮品牌都加入外卖,您觉得会有什么影响?
如果说餐饮经营的突破点,会是我一直讲的观点:开业一定要做到看得见的安全。我估计目前消费者会把安全放在第一位,比如说你进一个餐厅,很严格帮你测体温、登记的,还是会去一个啥都没有的,随便出入的?
对于餐饮商家来说,看得见的安全措施要落地。你的管理要有流程,要有标准的执行,这是最大的挑战,像做一个菜,有再好的标准都是要靠执行力,没有执行力都是零。
在贵阳一个叫塞维利亚休闲西餐品牌,他们是做安全措施做得很好,专门在内部员工复工前花了7到10天做安全措施的系统培训。而且有量化的流程,具体的措施,执行率非常高,无接触外卖方面的工作也做得非常扎实,得到本地工商局的认可。
这里需要投入成本去做扎实,不能像以前厕所检查表根本是没人盯,挂在那里给别人看是没意义的。现在消费者都精明了,会敏感,会在乎。所以说这也是一个趋势,接下来把内部做好了,内功练好,资金控制好,算好账,过好冬,我相信去到6月可能第一波会恢复,到年底会更好一点。
Q4:关于线上运营,餐饮企业未来需要注意哪些?或者是有什么更好的建议?
无论是美团还是大众点评也好,这些平台是你们沉淀下来的优势,我认为传统餐饮要走线上路线,首先要重视,要有专人负责去运营,从组织架构上面还是有一些专才的去做。
当然也有例外,会认为线上不是最主要市场,这是老板的决策部分。但这个是趋势,需要把品牌属性、运营、促销这些方面专门的去提升。
现在的餐饮老板要全才,以前是光会炒菜都可以开店的,现在啥都要懂,跨界做餐饮的也很多,竞争更激烈了。做餐饮变成一个全方位的管理科学,在这样复杂的体系上要互相学习、取长补短,将线上、线下的相融合,发挥最大的效益。
Q5:疫情恢复期以后,餐饮到店堂食又有哪些新的增长点,可以给到商户的建议?
第一个是品牌要曝光、积极应对,像看得见的安全,要讲出去。把已经做的防疫措施等要包装宣传,让会员看到,把会员激活,再去分级别的去吸引你的客户。针对会先做一些促销,触发他们到店消费。
第二个要挖掘品类,比较能够引导消费的还是餐厅内就餐的类别上,产品线可以往年轻人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向挪一下。
第三个要调整策略,不指望追求满座,要在盈亏平衡线上做调整。举个例子,餐厅上座率1/2可以保本,甚至能有微利生存下去的话,可以快速把餐桌各方面按照安全的就餐方式来做一些调整,适合防疫安全,给到顾客一个安全的信号,为消费者的需求去调整,然后再做突破。
比方说,可以调些健康饮料、煲中式凉茶全场免费喝等等。张文宏说“在疫情下有钱没钱都是平等的,这个病痊愈最终还是靠免疫力”。中国食疗本身是有很多增强免疫力的菜系,所以未来的餐饮里,免疫力是一个值得挖掘的卖点。
首先必须要变,偏向小规模的,社区为主的、以外带为主的方向调整。所以现在很多餐饮大店老板都在考虑开小店。
第二个是加盟,事实上加盟对盟主方的品牌方风险不大。如果都是直营店的压力就很大。很强的品牌直营店建议上市,可以看到疫情这种客观大环境下面,有资本可以兜底,资金或各方面肯定比没有资本支撑的好,海底捞、九毛九,上市时机就非常不错。
做一种是真的可以为投资者赚钱的加盟,加盟肯定是未来是一个方向。大餐饮可能往资本走,还可考虑转人力成本低的小餐饮,可以会看到一些大品牌已经在开小店,这肯定也是未来的趋势的。
转载自:公众号 连锁大学堂
详细内容请点击下方“阅读原文”了解
关于我们:
▶ 思耐铂资本(Sniper Capital),是华南地区专注消费品、连锁服务业的新型投资机构。
▶ 由8名在各自领域拥有丰富经验及成功案例的合伙人共同创办,“思耐铂”一词源于英语“Sniper”,中文翻译是狙击手,含义是“如同狙击手般精准地发现与创造价值”。
▶ 思耐铂总部位于中国广州,主要面对中国地区客户提供管理咨询、投行服务、股权投资服务。公司主要合伙人均为在各自领域专家,在战略规划、企业整体运营、并购重组、结构化融资、上市辅导等拥有丰富经验及成功案例。
▶ 思耐铂还聚集20位华南地区首屈一指的行业领军人物成为专家智库,强大、互补的合伙人、专家团队与知名投行、金融机构及行业协会、世界500强企业、国内上市公司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。
▶ 思耐铂愿景:成为企业战略伙伴、帮助企业价值提升、提供给投资者稳定回报;
▶ 思耐铂价值观:创造(思耐铂与客户)的共同价值、共赢共享企业资产增值。